最近,辽宁铁岭的一件事儿在网上聊得特别热火。
说的是在8月28号那天,铁岭下了一场特别大的暴雨,很多地方都积了水。
就在这么个天气里,一辆车牌是“辽M·NL555”的白色本田车,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既感动又有点想不通的事。
在一个积水挺深、正在修的路段上,有一个没盖的下水井,黑洞洞的口子就那么张着,被浑浊的雨水一盖,简直就是个看不见的陷阱。
这辆本田车呢,不往前走了,直接横着车身,把这个井口给死死地堵住了,还打着双闪,在那片灰蒙蒙的雨里一闪一闪的,像是在替所有人站岗放哨。
这画面一出来,大伙儿的讨论就炸开了锅。
有的人竖大拇指,说这司机师傅真是好样的,有担当,是咱们平凡生活里的大英雄。
可同时,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这些疑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咱们一条一条掰扯清楚。
第一个疑问,也是最实在的一个,就是觉得这司机有点“傻”,或者说“不值当”。
很多人心里都盘算着一笔经济账:这么大的雨,水都快淹到车门了,把车就这么停在水里,那发动机、变速箱、车里的电路要是进了水,修一下得花多少钱?
少说也得几万块吧?
为了一个跟自己没直接关系的井口,搭上这么大的维修成本,甚至可能让一辆好好的车直接报废,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亏得慌。
这种想法其实特别好理解,毕竟大家过日子,谁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辆车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个大件儿。
因为一个公共设施的隐患,让自己承受这么大的经济损失,换了谁都得掂量掂量。
但是,咱们换个角度想一想。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单纯用钱来衡量的。
司机师傅在那个瞬间,他心里肯定也闪过一丝犹豫,也想过车泡坏了怎么办。
可他最终的选择,是把一个陌生人可能遇到的危险,放在了自己财产损失的前面。
他面对的不是一道算术题,而是一道良心题。
一边是看得见的、自己的几万块钱损失,另一边是看不见的、但随时可能发生的、对另一个家庭来说却是毁灭性的灾难。
万一有辆电瓶车骑过去,骑车的人掉下去会怎么样?
万一有辆小汽车没看见,一个轮子陷进去,导致翻车,车里的人会怎么样?
这些后果,是再多钱都弥补不了的。
所以,这位司机不是不会算账,而是他算的是一笔更大的账,一笔关于生命安全和人心安稳的账。
他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损失,为后来者排除了一颗重磅“地雷”。
这份担当,已经远远超出了值不值得的讨论范畴,它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善良本能。
第二个疑问,是觉得这位司机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甚至有点“作秀”的嫌疑。
有人就说了,提醒大家有危险,方法多的是嘛,干嘛非得用自己的车去堵?
车上不都有三角警示牌吗?
拿出来在后面放一个不就行了?
或者在路边找个什么东西,比如砖头、树枝之类的,放在井口做个标记,不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吗?
非要把自己的车横在那儿,感觉动静太大了。
这个想法听起来也挺有道理,但它可能忽略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您想啊,那可是号称“今年以来最强”的暴雨,路上的积水是流动的,而且水流还不小。
一个轻飘飘的塑料三角警示牌,放下去可能一转眼就被水冲到不知道哪儿去了,根本站不住脚。
而且在能见度很差的暴雨天里,一个小小的警示牌,后面的司机也很难及时发现。
至于找砖头、树枝,那就更不现实了。
一片汪洋的积水路面,上哪儿去摸一块合适的砖头?
就算找到了,一个小标记物在宽阔浑浊的水面里,也起不到太大的警示作用。
所以,在那个紧急关头,对于这位司机来说,他手边最有效、最可靠、最醒目的警示工具,就是他自己的这辆车。
车身够大,分量够重,双闪灯够亮,往那一横,就是一道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屏障,是一个最直接、最硬核的警告。
这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一个普通人能做出的最快速、最负责任的应急反应。
他是在用自己唯一能用的、也是最管用的办法,去解决一个迫在眉睫的危险。
其实,像“辽M·NL555”司机师傅这样的举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例。
回想一下,我们身边这样的“热心肠”和“多管闲事”的人并不少。
比如前段时间,也是在铁岭,有位叫高宠的司机在高速上,为了阻止后面一辆车危险超车,果断地用车身去“别”了一下。
当时很多人也说他太冒险,但他的初衷,同样是为了守护他人的安全。
再比如,山东临沂有家商铺老板,发现门口的井盖坏了,一时间找不到人来修,他就急中生智,把附近的好几辆共享单车推过来,围着井口摆了一圈,形成了一个特别醒目的“保护圈”。
还有深圳一家沙县小吃店的老板,看到一个来找工作的学生可能手头紧,就悄悄地给他免费加了满满的饭菜。
这些事情的主人公,都是我们社会中最普通的成员,是司机、是店主、是护士,是我们每天都可能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他们没有穿着披风,也没有什么超能力,但他们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弥补着社会运转中偶尔出现的一些小漏洞。
这种自发的、源于善良的守护行为,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非常有韧性的社会安全网。
官方的管理和服务是这张网的主体,而这些普通人的善举,就像是把这张网上可能出现的破洞给及时地、一个个地织补了起来。
这种事情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共鸣,就是因为它触动了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温暖的部分。
我们看到了,原来在冷冰冰的城市里,还有这么多不计得失的善意存在。
这种善意是有“传染性”的。
当一个人做了好事,并且被大家看到、被大家赞扬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人在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告诉自己“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我也能这么做”。
就像视频下面有位网友留言说,他看完之后,就在自己车里多备了一套工具和更显眼的警示设备。
他不是盼着用上,而是希望当真的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能有这个条件,也能成为那个“多管闲事”的好心人。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需要用自己的车去堵井口的极端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这件事里汲取力量。
生活中的善意,更多时候体现在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里。
比如,在电梯里看到有人跑过来,下意识地按住开门键多等几秒钟;在下雨天撑伞,会不自觉地把伞向着没带伞的同行者那边多倾斜一点;看到有人东西掉了,主动上前帮忙捡起来。
这些小小的举动,和那位守井的司机师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我为人人”的体现,都是在向这个世界释放温暖。
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微光,汇聚起来,才让我们的社会更有温度,也更有人情味。
股市杠杆公司,长江配资,鑫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