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9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白露)有关情况。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
诺如病毒核心特点速览
👉流行时间: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季,9月起逐渐进入流行期。
👉典型症状:以呕吐、腹泻为主,可伴随恶心、腹痛、头痛、畏寒、发热及肌肉酸痛。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方式,包括人传人、摄入呕吐物或粪便引发的气溶胶、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高危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易暴发聚集性感染。
展开剩余73%图片来源:AI生成
2
学校与托幼机构防控要点
📢强化日常管理:执行晨午检制度,落实因病缺勤追踪和疫情报告,发现聚集性症状及时上报。
📢环境清洁消杀:重点清洁食堂、教室、图书馆等区域,必要时开展预防性消毒;对门把手、马桶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定时消杀。
📢加强宣传教育:向师生普及诺如病毒防控知识,指导正确洗手、消毒等技能。
📢规范患病管理:要求患病师生居家休息,厨师、保育员等特殊岗位人员严禁带病上岗。
3
个人与家庭预防措施
✅勤洗手是关键: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外出回家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
✅严守饮食安全:不喝生水,优先选择白开水或瓶装水;蔬菜水果彻底清洗;烹饪时生熟分开,食物(尤其是贝类产品)需彻底煮熟煮透;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
✅做好居家清洁:保持居室通风,定期清洁厨房餐具,及时清理垃圾。
图片来源:AI生成
✅规范处理污染物:家庭成员出现呕吐、腹泻时,需妥善处理呕吐物和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环境及物品表面彻底消毒。
关于流感的
认知误区和预防
1
关于流感的认知误区
❌误区:“流感是小毛病,不用太在意”
错!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症状重的特点,不仅会出现高热、咽痛、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需高度重视。
图片来源:网络
❌误区:“只有发热才是流感,不发热就不是”
错!高热(39~40℃)是流感的典型症状,但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可能表现为不发热或轻微发热,仅伴随咳嗽、咽痛、流涕、乏力等“不典型症状”,其传染性和潜在风险并未降低,易被漏诊。
2
流感科学防控指南
🔔明确病毒与传播: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丁四型,甲型和乙型是季节性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密闭环境下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黏膜间接传播。
❗重点人群优先防护: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为流感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冬春流行季前接种流感疫苗,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常洗手、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流行季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及时就医不拖延: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尽早就诊,减少接触他人,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播。
发布于:北京市股市杠杆公司,长江配资,鑫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