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的财富逻辑,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月中旬,我们开了一个非常重磅的会议,这个会议有多么重要?我就这样和你说吧,参会的全部都是国内的顶级大佬,还有各地检察院、法院、政协、央管、金融机构的主管人员,毫不夸张的说,规格已经拉满。
而且不仅是参会的人员级别高,会议召开的频率也是低得离谱,新中国成立至今整整76年时间,这个会议竟然只召开了5次,每一次都是在国家重要的历史节点。
比如说第一次是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召开了第一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奠定了我国大力发展城镇化的基调,让城镇化率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从10%拉升到了19%。
第二次则是1962 - 1963年,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清楚前面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如此关键的历史节点,我们召开了第二次会议,稳定了全国的经济秩序。
第三次则更加重磅,直接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候召开,会议启动了长达30多年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我们现在国内很多有钱人,都是吃到了那一波红利。
至于第四次,就是10年之前的2015年,那次会议召开之后,我们开始大力推行货币化棚改,无数人的命运因此发生改变。
时间来到了2025年,现在我们是什么场景?消费不振、经济下行、国际局势动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召开了第五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我们用脚想一想就清楚,这次会议一定会带来很多新的机遇,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未来5-10年的财富风口,已经明明白白的写在会议内容里。
那未来会有哪些变化和机遇?房子现在还能不能抄底?今天我们一起好好聊下这些问题。
首先聊第一个问题,2025年能不能买房抄底?
会议的文件写得清清楚楚——中国的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的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如果你看不懂,我给你翻译翻译,大概意思就是说,中国房地产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以后中国的城市不允许大规模盲目扩张了,把已经建好的房子质量品质都修好一点。
如果这一条说得还不够明显,那再来看看第二句会议描述——要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以“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为主要抓手。
看明白没有,上面已经定好了未来的基调了,以后全国各大城市,不允许再大拆大建了,靠拆迁暴富的年代,已经彻底结束了,以后咱们的重点工作将会聚焦在城市的日常维护和更新上面,而不是疯狂拿地建小区,如果当地有闲钱,应该花心思提高房子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那具体怎样提高房子的质量呢?
首先第一个,那种五十多层的超高层不让建了,很多人以为住得高看得远,实际上超高层房子存在很多的弊端,一个是工程安全无法保障,遇到极端天下可能引发事故,第二个是楼层太高,住户太多,电梯出行不便,第三个是拆迁成本极高,日后几乎没有拆迁重建的可能性,等过个二三十年,超高层住宅大概率会沦为贫民窟,以前开发商之所以建这么高,说白了就一个目的,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多卖几栋房子,以此来提高回本的速度,至于其他风险,他们压根就不考虑,所以现在国家要紧急喊停。
然后第二个,采光要好,楼间距要更宽,现在很多地方的小区你进去看看,密密麻麻的像鸽子笼一样,绿化没有,娱乐场所没有,太阳没有,中午12点都看不见阳光,就这样的房子有什么居住体验可言?
再就是第三个,房子的抗灾害能力要高,沿海的城市要能抗台风,山区的房子要能抗地震,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为了赶工期而不管质量。
然后就是第四个要求,小区的设计要符合智能化的趋势,之前网上很多的第四代住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以后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改良,推出第五代,第六代住宅,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居住体验。
最后就是第五个要求,那些巨大公摊面积的房子要限制,之前房地产的黄金时期,有些地方出现了购买面积100平,实际使用面积只有50-60平的离谱场景,房子有接近一半的面积都拿去搞了公摊,这种情况简直就是在抢钱,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全面进入到了存量时代,各大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一定会想办法提高房子的使用面积,到时候你买100平的房子,他们通过阳台和飘窗的设计,直接给你赠送10-20平的面积,让你的居住体验直线提升。
看完这些你就清楚,2025年到底要不要抄底?答案非常明显,现在的情况很清晰,只要你能稳得住,那未来你能买到的房子只会越来越好,甚至再过个几年,开发商推出的房子和现在的房子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点。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以后棚改还有没有暴富的机遇?
我看很多人的房子已经破的不行了还是坚持住在那里,就是等着国家来给他拆迁赔偿款,因为他们看清了2008-2018年的那波财富机遇,当时的棚改政策在国内制造了一大批百万富翁,所以现在很多人形成了路径依赖,想要复刻别人成功的道路。
但遗憾的是,时代的红利一去不复返,大拆大建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至今,全国城中村改造的房子数量大概是百万级别,听起来挺多,但是十年之前的2015年,那一次改造的规模是2860万,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所以现在的情况很清晰,以后除了极为中心且严重损坏的房子,其他的房子拆迁的概率非常之低,大概率就是过去给你改一下水电管道,刷一下墙,想要拿拆迁款是不可能的事情。
再来看第三个问题,县城以后有没有前途?
之前很多人以为县城会被国家给放弃,以后中国会走美国那种大城市都市圈的路子。
现在看来,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因为现在国内的形势很清晰了,上面是想三条路同时走:
第一, 美国那种大城市都市圈的路子要推进,比如说像珠三角,长三角,还有川渝城市集群、环渤海城市群,中部城市群,这些地方以后会容纳中国很大一部分人口。
第二,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县城国家也要发展,这次会议明确指出——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进行城市化建设,同时鼓励城市圈的设立。
用大白话说就是,大城市可以发展,但是不能盲目扩张,以后不允许随便吞并周边的县城,也不允许到处乱建地铁、高铁,这意味着以后很多基建项目将很难获得批准,大家在买房的时候不要被销售的地铁房概念给忽悠了,一定要记住,没有看到的福利,全部都是虚的。
之所以要限制城市的扩张,是为了给某些有特色的县城留下发展空间,比如说你那里是一个古镇,或者有一些美丽的风景,那国家就会鼓励你搞成旅游强县,如果你那里距离制造业中心非常近,比如说广东江浙一带的某些县城,那国家就会鼓励你承接产业,成为县域制造中心。
也就是有资源有条件的县城,国家不仅不会放弃,还会大力扶持你。
我知道有人会问了,那农村呢?是不是被放弃了?不是的,国家关于农村的定位其实很清晰了,那就是想办法整合农村的土地,为日后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做准备,然后让农民通过土地分红,或者产业发展的方式去赚钱,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农村人,以后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 把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每年拿分红。
第二, 自己留在家乡参与农村产业的发展,也能赚钱。
总之,对于愿意留下农村的人,国家肯定会给你找到新的出路。
通过这种城市、县城、农村三大区域均衡发展的方式,让未来的中国成为一个更加平衡稳定的经济体。
至于我们普通人会有哪些机遇?
其实你研究国家改革的方向就会清楚。
第一, 老旧小区改造相关的产业,会有前途。
第二, 和城市更新升级相关的产业,比如智能化设备、新能源交通这些会有稳定的增长红利。
第三, 如果你是旅游城市,那民宿,非遗体验馆、纪念品的销售这些也会有赚钱的机遇。
第四, 还有管道改造、绿化建设相关的项目,也会同步发展。
总而言之,每一次国家重磅会议的召开,都会深刻的改变未来5-10年的财富趋势,只有能看懂趋势,紧跟国家步伐的人,才能实现人生逆袭。
股市杠杆公司,长江配资,鑫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